现将《襄阳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线日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是襄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国家、省和市重大战略落实的客观要求。根据《襄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纲要》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交通运输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抢抓机遇、持续奋斗、不辱使命,圆满完成目标任务,襄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市。主要成绩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固定投资再创新高。“十三五”时期,全市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5亿元。其中,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7亿元,较“十二五”增长5%,在全市扩内需、稳增长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城市功能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铁路建设全面提速。汉十高速铁路、郑万高速铁路襄阳北段建成运营,郑万高速铁路襄阳至万州段加快建设,呼南高速铁路襄阳至荆门段襄阳东站引入工程开工建设,襄阳迈入高铁时代。浩吉铁路投入运营,货运铁路网更完善。全市铁路营业里程(不含专用线以上),铁路网密度达到3.3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中等水准(2.8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三纵三横”铁路网,实现除南漳、保康以外的所有县(市、区)通铁路。
高速公路网逐渐完备。麻竹高速公路襄阳西段、保宜高速公路襄阳段、襄阳绕城高速公路东段、老谷高速公路、枣潜高速公路襄阳南段、保神高速公路襄阳段建成通车,襄阳绕城高速公路南段、枣潜高速公路襄阳北段加快建设,襄阳至南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36公里(全省第三),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3.7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三纵两横一环两支”高速公路网,实现除襄城、樊城以外的所有县(市、区)通两条及以上高速公路,70%的乡镇在15分钟以内上高速,90%的乡镇在30分钟以内上高速。
国省干线国道襄州周家岗至陈家湾段改建工程等一批项目建成通车,新建改建一级公路182公里、二级公路775公里,实施国省道大中修工程766公里,顺利通过国家公路网质量评定。结合国省道改建、大修工程及“绿满襄阳”三年提升行动,“畅安舒美”示范路创建取得很明显的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市普通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16万公里(全省第三),普通公路网密度达到160.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中等水准(152.1公里/百平方公里),一、二级公路里程达到3324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100%,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85%,实现县县通国道、镇镇通省道,所有建制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
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新建改建、提档升级农村公路8475公里,创建美丽农村路3345公里,新建桥梁127座,改造危桥347座。完成安防工程7871公里,启动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4个、省级示范乡镇15个。南漳县被列为全国农村公路管养改革试点县,枣阳市农村公路建设获省政府通报奖励。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到2.88万公里,已硬化里程达到2.3万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20户以上自然村(撤并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有力助推脱贫攻坚。
汉江航运中心加快建设。汉江梯级开发加速推进,雅口航运枢纽开始蓄水,新集枢纽开工建设。积极打造南北向水运通道,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工程开工建设。港口建设步伐加快,小河港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开通运营,主城区梯子口旅游码头以及一批贫穷的地方旅游渡运码头相继建成。湖北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入驻我市,襄阳港建设进入新阶段。截至2020年底,全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583公里(等级航道383公里),生产用码头泊位达到2个,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500万吨。
民航发展步伐加快。襄阳刘集机场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T2航站楼和2600米跑道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南漳、保康、谷城、枣阳、宜城等5个通用机场纳入省通用航空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全市通用航空业发展奠定基础。
客货运输站场覆盖广泛。襄阳东站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宜城市高速汽车客运站等高等级客运站建成投用,实现市区有枢纽站、县市有二级站、乡镇有五级站、村村有简易站及招呼站。浙江传化、金鹰重工、浩吉铁路等一批全国重点物流公司在襄阳布局,建成襄阳保税物流中心一期、襄阳金鹰重工公铁联运物流园一期等一批物流园区。截至2020年底,全市等级客运站达到97个(三级及以上客运站17个),简易站及招呼站达到1888个,市区物流园区(作业区)达到47个。
客运服务一直在优化。民航网络基本覆盖国内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高铁直达北上广深等城市。开通省际公路客运班线个省(市);开通省内市际班线条,覆盖全省所有市(州);开通市内班线条,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和乡镇。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组织开通襄阳—南阳、襄阳—荆门定制客运业务,激发道路客运“门到门”“点到点”的比较优势;组织开通机场快客,初步解决襄阳刘集机场到市内各县换乘不便的问题。加快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发展市区公交线条,全市小康社会公交服务指数达到100%,“河谷”一江两岸实现公交跨区域互通。大力推进国家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建设,持续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全市发展旅游客运车辆332台,开通景区旅游线条。保康县城开通出租车,结束该县不通出租车历史。
现代物流加速发展。重点打造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积极地推进公转水、公转铁,铁水联运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铁路货运占比逐步提升,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引导物流公司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国家A级物流公司达到121家,总量位居全省第二。探索“互联网+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厚载科技、骆驼物流、中电凯源、蓝硕科技等物流公司获得网络货运经营许可证,货物运输车辆利用率明显提升。大力推动农村物流融合发展,宜城、襄州、谷城等地先后开展农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邮政快递服务不断的提高。加快发展跨境寄递业务,不断促进“快递+政务”服务发展,快速推进快递与制造业深层次地融合。大力推动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推进智能快件箱建设,持续提高快递末端服务能力和效率。深入实施“邮政在乡”工程,大力推进邮政服务站点延伸到村。持续推进“快递下乡”工程换挡升级,推动南漳等县市实现县级快件分拨中心共建共享共用及委托第三方运输。截至2020年底,全市邮政营业网点达到166处,邮路总长度(单边)达到5595公里,建制村直接通邮率达到100%;快递网点达到1008处,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84%。
客货运输平稳运行。“十三五”时期,全市公路水路运输共完成客运量4.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221亿人公里、货运量15亿吨、货物周转量2919亿吨公里,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较“十二五”时期减少19%、20.5%,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较“十二五”时期增长53.5%、61.2%,有效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襄阳刘集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2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847吨。
运输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大力优化道路运输车型结构,提高客运中高级车型比例,发展经济实用的农村客运车辆,鼓励使用低油耗、低排放的新能源环保车型。截至2020年底,全市营运载客汽车达到2696辆,载客量达到8万客位;营运载货汽车达到7万辆,总吨位数达到100万吨;营运性船舶达到357艘,净载重量达到21万吨,载客量达到665客位;市区公交车达到1268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1161辆,发展出租车2200辆、运营网约车1300余辆,共享自行车控制在5万辆左右。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地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将市区23家小、弱、散的出租车公司整合成3家大公司,明晰车辆产权、经营使用权、公司集约管理权等权属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出租车市场多年积弊,维护了出租车行业稳定大局。针对普通公路融资难题,创新思路,大力推行BOT+EPC、PPP、“建养一体化”等融资模式,逐步破解交通项目建设资金难题。认真落实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要求,全力抓好ETC发行工作,完成了62万辆车辆的发行任务。全面落实营运货车综检、安检、环检“三检合一”,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
深化“放管服”改革。对127项交通类政务服务事项做调整,压缩办理时限。撤销城区5个交通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新市民服务中心交通窗口集中受理。完成交通运输系统服务热线与市政府公共服务热线资源整合,形成一个号码管服务格局。持续推进交通垂管系统与省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对接和相互连通,实现交通政务事项“一网覆盖、一网通办”。持续简政放权,取消船员服务薄签发、公交线吨以下普通货运从业资格证和车辆营运证许可等相关事项。通过许可授权的方式,将市的道路运输客运、货运、危运、押运、出租车等从业资格证,委托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属地办理,极大方便了从业人员办事。
交通安全牢抓不放。不断压实交通运输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及水上安全整治。实现全市2783台“两客一危”运输车辆4G动态视频监控全覆盖,推进企业监控网、行业监督管理网、第三方监测网“三网合一”。严格长途道路客运实名制管理,不断健全物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应急保障,大力开展旅客疏散、危化品倒罐、水上搜救等各类应急演练。圆满完成封控值守、物资保障、紧急运输等工作任务,有力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十三五”时期,全市交通安全生产态势平稳,未发生较大以上责任事故。
绿色交通务实重行。完成“两非”整治任务,取缔非法砂场401处,腾退岸线艘。结合“十年禁渔”工作,取缔涉渔船舶3689艘。常态化开展汉江市区段水域清漂,关闭一级水源保护地小北门渡口渡船。建立船舶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大力推进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主城区4艘生活垃圾、污水、油污水回收船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在全国非长江干流地区率先推广应用“船E行”APP。抓好市区主要出口路扬尘整治,强化施工工地扬尘管控。大力推进市区机动车维修路边店专项整治,基本消除露天喷涂现象。
智慧交通亮点纷呈。全方面推进智慧交通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监管系统(一期)试运行,城市绿色配送监管服务系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出租车电子发票、“襄阳出行”APP等系统上线运营,市公交集团大数据分析平台运行成效显著,《襄阳市交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编制完成。公交一卡通成功接入全国交通一卡通相互连通系统,市区公交车支付终端设备全面升级,实现多种支付方式。达安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测试基地通过国家级认定,全国仅3家,湖北仅1家。宜城市搭建物流服务信息平台,南漳县建成运营全省首家县级交通大数据云平台,老河口市建成运营全省首家县级智慧交通物流信息中心。
交通执法规范有力。全市交通系统扎实开展执法工作培训和“为谁执法、怎么执法”大讨论,逐步加强和规范全市交通行政执法,用“铁规”规范执法行为。坚持宣传教育、打击整治“两手抓、两手都过硬”,整合交通、公安、城管部门资源,常态化开展市区交通秩序“三方共治”行动,联勤、联动、联治机制进一步巩固完善。2020年,市区共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556起,有效规范客货运市场、驾培和汽车维修行业秩序,推动运输行业市场有序、健康、稳定发展。
“十三五”时期,襄阳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和“五城共建”的总体要求相比,从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高品质交通需求来看,全市交通发展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铁路。高速铁路网络布局有待完善,郑万、武西高速铁路尚未全线通车,至“宜荆荆恩”、长三角等城市群的高铁通道亟待构建,襄阳东站枢纽地位还未完全形成。南漳、保康两县尚未通铁路,铁路覆盖面亟需扩大。
公路。公路规模较大,但结构不优、大而不强。二级以下公路比例高达87.5%,其中普通省道二级以下公路比例为21.4%,均高于全省中等水准(86.6%、19.2%)。农村公路未铺装路面比例为18.9%,高于全省中等水准(8.4%),路面等级结构有待优化。市区高速公路环线建设亟待加快,缺乏直达长三角、成渝城市群的快速通道;部分乡镇上高速公路还不够便捷;谷城县城与南漳县城间缺乏直达的快速通道。国省干线低等级路段、不达标路段有待改造,城镇路段拥堵日益严重。农村公路等级普遍不高,循环联网层面还需加强,个别偏远镇村的通行条件有待提升。“襄十随神”城市群断头路、瓶颈路有待打通,西南山区对外交通不畅。
水运。航道资源丰富,但受汉江梯级开发等因素影响,航道通航等级普遍偏低,航道不畅仍然是制约水运发展的瓶颈。港口建设刚刚起步,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与襄阳港的主体地位不相匹配。港口集疏运体系有待完善,除余家湖港区外,其他港区尚无疏港铁路。
航空。襄阳刘集机场综合保障能力有待增强,航站区、飞行区保障设施不能适应机场发展需要。通用机场建设滞后,目前尚无通用机场建成运营。
站场。各种交通方式衔接不畅、效率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与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综合客运枢纽布局有待完善,谷城、保康、南漳等公铁换乘中心建设亟需加快。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物流设施布设相对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协同联动不足。公路物流园区“小、散、弱”;铁路缺少大型枢纽站场与仓储设施,处于中心城区的铁路站场作业受限,不具备大规模开展多式联运的现实条件,总体能力接近饱和。
客运服务的品质有待提升。民航网络还需进一步拓展,重点航线频次不足,部分航班时刻不优,国际航线尚未开通。道路客运市场萎缩,客运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比较差,客运量逐年下滑。公交专用道尚未形成网络,城市次干道公交线路覆盖不够,市民出行“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现代物流发展有待加快。铁路、水路运输没有发挥明显作用,航空货物运输处于起步阶段,未开通全货机航线。公路运输“多、小、散、弱”市场格局尚未改变,物流服务的品质参差不齐,第三方物流比例较低。引进的浙江传化等有名的公司对市场的整合引领作用尚未显现;缺少大型骨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没办法提供“一次托运、一次付费、一单到底、全程负责”的多式联运服务。
“十三五”时期,交通建设任务繁重,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基础设施的养护管理资金需求也大幅度的增加,有限财政能力和巨大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土地和生态红线对交通建设的刚性约束持续收紧,项目前期工作要件协调难度大、办理周期长,制约项目推进。征地拆迁关系群众利益,涉及通信、电力、供水、燃气、国防等多个部门和系统,协调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项目施工进度。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任旧存在,多年来形成的行业机制不活、效率不高、职责不清等问题未得到充分解决,不能较好适应任何交通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需要。交通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健全,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能力仍需加强。绿色环保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力度有待加强。交通科学技术创新水平和应用能力有待提升,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智慧交通建设步伐仍需加快。
“十四五”时期,襄阳要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全方面推进“五城共建”,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更大贡献,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对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全面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需要襄阳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十四五”是湖北全面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的开局五年,将在现代内河航运、“四好农村路”、智慧交通、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多式联运等方面开展试点。襄阳应依托汉江航道和襄阳港,热情参加现代内河航运建设试点,打造高效绿色内河航道和环保智慧特色港口;依托“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示范乡镇,热情参加“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巩固“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成果;依托智慧交通发展基础,热情参加智慧交通建设试点,打造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枢纽。同时,还应结合实际,热情参加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多式联运试点,为湖北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贡献襄阳力量。
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新要求,需要快速推进基础设施相互连通。“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等战略,湖北将深入推动“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襄阳应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高等级航道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逐步提升综合运输通道能力,逐渐完备对内沟通“襄十随神”城市群,对外连接武汉城市圈、“宜荆荆恩”城市群以及长三角、中原、成渝、关中平原等城市群的城际交通网,逐步加强与武汉、宜昌、南阳等区域大中城市的交通联系,为襄阳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拓展襄阳发展新空间,需要发挥综合交通先行引领作用。“十四五”时期,襄阳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方面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慢慢地加强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完善中心城市功能,要快速推进主城区交通一体化进程,重点建设“环线+放射线”城市快速交通网络,着力强化主城区的集散服务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巩固提升枣阳、河谷组团竞相发展态势,枣阳要加快建设骨架通道,形成畅通高效的城际交通网,支撑市域东翼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河谷组团要加快完善过江通道体系,积极地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促进市域西翼加快发展。推动宜城、南漳、保康特色发展,大力建设对外快速通道,提升与荆门、宜昌、十堰、神农架等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加快农村地区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时期,襄阳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要素自由流动、产业协同联动、社会协调互动,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要求襄阳实现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补齐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乡村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积极地推进交通建设项目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不断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大力推进城市公交延伸、农村客运预约、农村客货统筹、运邮协同及农村物流配送等发展,创新运营组织模式,统筹运输服务功能,建设城乡一体的农村客货运输体系,提高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加快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需要综合交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十三五”以来,交通建养资金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三区三线”对交通建设的硬约束持续收紧,人民群众的高品质交通需求日渐增长,襄阳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越发严峻,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刻不容缓。这要求襄阳交通行业要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管理、服务协调发展,发展旅客联程运输、货物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提高综合运输整体效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层次地融合,稳步建设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全力发展智慧交通;不断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需要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部署了13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襄阳交通应对照中央部署要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健全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综合交通职责体系和组织架构,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部门;持续深化交通运输“放管服”改革,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新型监督管理机制;逐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常态化交通运输政企沟通机制;坚持法治引领,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健全交通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强化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全力创建平安交通。
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襄阳交通将处于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时期、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突破时期和完善行业治理体系的攻坚时期。
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抢抓国家支持襄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机遇,锚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目标,落实“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和“五城共建”总体要求,把综合交通枢纽做强做优,把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做强做优,把低成本、高效率现代物流体系做强做优,真正把地理优势转化为区位优势、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坚实保障。
先行引领,适度超前。进一步强化交通引领的理念和交通先行官的责任担当,充分的发挥交通运输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释放现有交通基础设施能力,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强化优势、补足短板、消除瓶颈、优化布局,努力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综合运输服务能力的适度超前配置,有效提升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坚持改革攻坚与创新驱动、做大规模与做强实力、优化存量与拓展增量、设施提升与治理提效并重,切实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地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相关领域技术与交通行业融合发展,推动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领交通提质增效升级。
系统谋划,协调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各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充分的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优势、组合效率,推进综合交通协调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与经济、产业、城镇化有机结合,推动交通领域军民深层次地融合,实现共赢发展。坚持建设、养护、管理、服务并举,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发展。
安全可靠,绿色发展。坚持安全至上,强化交通建设和运输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综合交通安全风险管控,全方面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坚持绿色发展,把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和节能减排贯穿于综合交通发展各领域和各环节,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运输装备结构、运输组织方式和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交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互联互通,开放发展。围绕融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以对外快速通道建设为主要抓手,以襄阳市区为中心,高效衔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推进市内与省内、区域交通网络融合发展。加强对周边城市通辐射,强化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的提高交通运输区域合作水平,增强襄阳参与区域竞争的实力。
民生优先,共享发展。解决交通问题的出发点要由便民利民向富民转变,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交通,注重资源公平与设施共享,强化运营和服务管理,促进客运服务便捷舒适、货物运输服务集约高效。逐步的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努力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四五”时期,襄阳将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体系、高效率的运输服务体系、高水准的智慧交通体系、高水平的绿色交通体系、高标准的平安交通体系、高效能的行业治理体系,实现“四个全省领先”。
到2025年,全市铁路营业里程(不含专用线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达到432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48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15公里;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83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0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0万标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50万人次。
抢抓建设交通强国战略机遇,结合城镇、产业分布以及发展实际,强化交通“硬联通”,以“增密、互通、提质”为目标,积极引领“襄十随神”城市群、融合汉江流域、对接周边城市群,全面对接国家“6轴、7廊、8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以及全省“三枢纽、两走廊、三区域、九通道”综合交通运输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东西畅通、南北辐射、有效覆盖、立体互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根据相关上位规划,结合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积极融入全省“七纵六横”高速铁路网、“四纵两横”普速铁路网和货运“四大通道”,全市规划形成“四纵四横”干线 襄阳市干线铁路网布局方案
此外,襄阳都市区以利用焦柳、汉丹铁路以及厂矿专用线等既有铁路资源为主,衔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布局,构建以襄阳城区为核心,沿汉江特色城镇带、汉十先进制造业带向宜城、谷城(老河口)、枣阳放射的“T字型”市域(郊)铁路网。
襄阳港规划打造“三个中心”(即服务汉江沿线、辐射中部的汉江航运中心,铁、水、公、空集疏运体系完善的多式联运中心和服务襄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建设以原材料、能源等大宗散货、集装箱等件杂货、商品汽车、化工品运输为主,具有装卸储存、中转换装、运输管理、多式联运、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临港工业和口岸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形成小河港区、唐白河港区、余家湖港区、河谷港区、主城区旅游港区等“五大港区”总体格局。
根据相关上位规划,结合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积极融入全省“双枢纽多支线通用航空广覆盖”机场布局体系,全市规划形成以襄阳刘集机场为核心,以五个通用机场为支点,多个临时航空起降点融合互动的“一主五通多点”机场布局,同时争取老河口军用机场军民合用。
围绕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大力提升铁路物流能级,加速优化公路物流环境,高效开发港航物流资源,着力拓展航空物流服务,全市规划形成“五枢纽+五园区”物流空间布局。“五枢纽”包括高新区公铁联运枢纽、小河港铁水联运枢纽、樊西公路物流枢纽、刘集航空物流枢纽和唐白河港多式联运枢纽,“五园区”包括浩吉铁路襄州北站物流园、襄州双沟农副产品物流园、东津综合物流园、襄城余家湖物流园和襄州经开区电商快递物流园。
加快建成郑万高速铁路襄阳至万州段,大力推进呼南高速铁路襄阳至荆门段建设,基本实现中心城区与各县市之间均有高速铁路连接,支撑中心城区增强对各县市的辐射能力。全力推进合襄高速铁路建设,着力打造以襄阳为中心的“多向放射型”高铁枢纽,真正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实现襄阳与十堰、随州、神农架等周边城市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城市群高铁连接,全面迈进“高铁时代”。积极谋划对接达(州)开(州)巫(溪)襄(阳)铁路,打造进出川渝第二货运铁路通道。2.着力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
大力推进铁路进港口,建设小河、唐白河、河谷等港区疏港铁路,着力提升大宗散货铁路集疏运和集装箱铁水联运比例。优化铁路港前站布局,鼓励疏港铁路向堆场、码头前沿延伸。积极地推进铁路专用线入园、入厂、入矿区,推动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接入铁路专用线,服务大宗货物运输需求。
打通对外快速通道。大力建设襄阳至南漳、襄阳至宜昌高速公路,打通襄阳至成渝城市群的高速通道。积极地推进襄阳至南阳高速公路,打造新的鄂豫省际通道。研究谋划襄阳至信阳高速公路,打通襄阳至长三角城市群的高速通道。加强完善主城区至各县市的快速通道体系,强化主城区与各县市的交通联系。建成主城区环线。加快建设襄阳绕城高速公路南段,实现主城区外环闭合,提升主城区对外出行效率。完善市域高速网。大力建设枣阳至潜江高速公路襄阳北段,实现枣潜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新增一条南北向城际通道。规划建设老河口至南漳高速公路,打通西南山区对外发展通道。推动福银高速公路谷城至柳陂段改扩建,积极争取福银高速公路枣阳至谷城段改扩建,畅通城市群东西向快速通道。结合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适时开展襄阳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南延至宜城等项目的规划研究。
优化完善主通道。加快建设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改建工程,畅通南北运输大通道,减少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大力建设316国道枣阳至随州段、谷城至丹江口段一级公路,打造襄十随公路发展轴。着力推进316国道河谷汉江公路大桥及接线国道宜城汉江二桥及接线工程,逐渐完备过江通道体系,促进汉江两岸融合发展。
强化市县联系。加快完善中心城区至各县市的快速公路,大力建设302省道樊城至老河口段一级公路、217省道东津新区至宜城段改建工程,积极地推进440省道东津至枣阳快速通道、305省道襄城至南漳段改建工程,基本实现中心城区与各县市之间均有一级公路连接,扩大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范围。着力推进467省道谷城段、275省道南漳至谷城段、468省道保康段等改建工程,加强完善山区路网。
加快升级改造。持续推进交通繁忙路段、二级以下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稳步推进不达标路段改造,有效发挥干线公路功能。加强与周边省市路网的衔接,重点打通S302、S368等“襄十随神”城市群断头路、瓶颈路,畅通市际出口路段,实现同标准对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加快城镇出口路段和绕行线建设,逐渐完备主城区周边国省道布局。
大力推进农村公路“三双”工程。加快实施乡镇对外双通道工程,增强集镇对外交通的便捷程度,逐步提升公路网络的可靠性。加快实施乡镇内部双循环工程,全面畅通农村公路的微循环系统,强化行政村、产业聚集区、乡村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快实施行政村通双车道工程,进一步畅通进出村道路,有序解决农村地区重大节假日行车难、错车难等问题。
稳步推进乡村经济干线联网工程。大力建设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促进农村公路建设与资源开发、旅游康养等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积极谋划西南山区对外通道,加快建设贯通“南保谷”的山区旅游循环路网。推进农村公路进一步向较大村组以及人口、资源、产业聚集地延伸,快速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支持建设防汛应急道路,试点推进环库生态旅游公路建设。
积极提升“襄十随神”城市群农村公路相互连通水平。结合“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要求,同步相向推进相邻乡镇、相邻村组间县乡村道的对接升级,打通断头路,提升瓶颈路,串联循环路,畅通毛细血管,打造跨区域精品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资源一体化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工程。建立健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机制,不断巩固“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成果,全面支持老河口、枣阳创建全国示范县,全力支持保康、谷城等地创建省级示范县,推动创建一批省级示范乡镇,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从区域示范引领向全域达标发展转变。
加快完善港口公路集疏运体系,大力建设小河、唐白河、河谷等港区集疏运公路,强化港口与区域干线公路的衔接。积极建设襄州北站、欧庙站等浩吉铁路货运站与外部干线公路之间的集疏运公路,大力建设枣阳站、宜城北站等高铁站与城区之间的集疏运公路,实现一级公路高效连通。逐渐完备物流园区、大型产业园区集疏运体系,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持续开展国省干线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服务区、交通厕所、温馨驿站建设,营造“畅安舒美绿”公路环境,形成“美丽公路+”特色经济、乡村旅游、历史人文等交通与经济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美丽公路经济带。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地推进农村公路绿化美化,打造特色鲜明、路旅融合、路产联动的“美丽农村路”,创建全省、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贯彻落实普通国省干线养护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制。重视和加强日常养护,定期开展养护巡查,及时修复灾损、病害公路及其设施。科学合理的安排大中修工程,加大养护工程资产金额的投入。全方面开展预防性养护,实现公路养护由被动防治向主动预防转变。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支持南漳高标准打造全国农村公路管养改革试点县。全面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建立健全养护资金稳定来源渠道以及增长机制,促进农村公路长远健康发展。
以提升汉江航运能力为重点,加快建成雅口航运枢纽、新集枢纽,大力实施汉江丹江口至襄阳段航道整治工程,研究启动王甫洲枢纽二线船闸前期工作。以开发适航河段、改善通航条件为重点,大力推进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工程,将唐白河提升为1000吨级航道、唐河提升为500吨级航道,积极打造南北向水运通道。
以小河港区为重点,以唐白河港区、河谷港区建设和余家湖港区转型发展为支撑,建设现代化、规模化、智能化港口,打造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依托省港口集团发展平台,全方面实施“江海联运、港港联动”战略,形成东至上海、西至重庆、北至河南、南至广西的水运通道。加快建设余家湖港区改扩建工程、唐白河港区刘集作业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河谷港区陈埠作业区综合码头和一批散货码头,不断的提高港口货物吞吐能力。服务水上旅游客运发展,稳步建设旅游码头。大力建设旅游渡运码头、公务码头和锚地,逐渐完备水运配套设施。
加快完善航道养护管理体系,推动航道管理规范化、航道养护项目化。加强通航建筑物、港口锚地等公共设施养护管理,推进航道养护基地及配套设施设备建设,积极打造专业化的航道养护队伍。重点提升唐白河、唐河等重要航道的养护管理上的水准,保障高等级航道畅通。积极探索内河航道常态化养护管理跟踪分析机制与疏浚养护市场化机制。
加快推进襄阳刘集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适时启动T3航站楼前期工作,不断的提高保障能力。有序新开航线、加密航班,持续优化时刻、提升服务。全力发展航空货物运输,尽快开通全货机航线。积极谋划国际包机业务,适时开通国际包机航线。充分的发挥襄阳刘集机场对“襄十随神”城市群经济发展和自贸区建设的带动作用,探索组建“襄十随神”城市群机场服务联盟,实施一体化协同运营新模式。
加快建设保康通用机场,推动枣阳、南漳等通用机场的前期工作,稳步构建布局合理、协同高效、服务优质的通用机场布局体系。鼓励襄阳刘集机场增设通用航空设施,推动运输机场与通用航空融合发展。探索建立通用航空运营管理机制,建设通用航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通用航空企业,拓展飞行培训、应急救援、公务飞行、农林作业等服务领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依托高速铁路,加快建设谷城、南漳、保康、宜城等一批公铁换乘中心。支撑城镇发展,大力建设襄阳汽车客运南站、谷城县石花汽车客运站等。适应旅游业发展,适时推进宜城长山、谷城南河等旅游客运站建设。助推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南漳薛坪、老河口薛集等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积极推动客运站与城市公交首末站、停保场共建共享,探索场站上盖开发建设模式。
加快构建物流空间布局。结合襄阳综合运输网络、城市交通网络、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及区域产业布局,规划建设高新区公铁联运枢纽、小河港铁水联运枢纽、樊西公路物流枢纽、刘集航空物流枢纽、唐白河港多式联运枢纽,建设浩吉铁路襄州北站物流园、襄州双沟农副产品物流园、东津综合物流园、襄城余家湖物流园、襄州经开区电商快递物流园,加快打造“五枢纽+五园区”的物流体系。结合城市发展规划,采取外迁、关停、转型等方式整合优化主城区内部现有物流设施。
大力推进铁路物流基地建设。结合枢纽布局、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货运需求,整合优化铁路货场资源,大力建设铁路物流基地,积极融入全省三级铁路物流基地体系。加快建设自贸区襄阳铁路物流基地、浩吉铁路襄州北疏运中心、襄阳国际陆港多式联运中心,打造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服务汉江流域、辐射全国、对接“一带一路”的现代化铁路物流基地。
稳步推动物流园区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建设襄阳传化公路港二期、中通物流分拨中心二期等公路物流园区。按照无缝衔接要求,加快建设小河临港物流园、唐白河港临港物流园、老河口市陈埠临港物流园等临港物流园区。推动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积极地推进东津新区冷链物流园、竹叶山冷链物流基地、新合作冷链物流园等冷链物流园区建设。
推进城际客运差异化发展。加快实现“襄十随神”城市群公交卡相互连通互惠,积极推动“丹河谷”“随枣”道路客运一体化。以高速铁路逐步成网为契机,全力发展以铁路为主体的大容量、快速捷运系统。引导道路客运班线转型发展,优化既有班线车型、运行密度、票价,开拓高铁覆盖盲区的中小城市班线运输。继续开展定制客运服务,积极发展公路长途接驳和节点运输。积极探索开展旅客联程运输服务,推行旅客运输“一票制”。
推进城市客运多元化发展。坚持公交优先,全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建设国家公交都市。坚持区域公交服务“一盘棋”,实现襄州和中心城区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统筹考虑高铁、民航、长途班线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加快完善换乘体系。不断拓宽公共交通覆盖范围,开通社区微循环公交、定制公交等特色公交,加快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规范出租车行业发展,促进网约车、共享自行车服务健康发展。热情参加谋划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与常规公交融合发展。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以全省、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为载体,持续深入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公交线路向乡村延伸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重点推动进城班线公交化运行,有序推动毗邻县(市、区)之间农村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市实现全域公交、其他县市实现县城周边25公里范围内城乡公交一体化。巩固拓展“村村通客车”成果,逐步优化区域经营、预约响应农村客运服务供给,打造“客运班线+区域经营+预约响应”等灵活多样的农村客运组织模式。
畅通国际国内物流通道。统筹推进铁、水、公、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畅通襄阳至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关中平原、长株潭等城市群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强化与重庆、西安等中欧班列枢纽城市衔接,深度对接上海、宁波、深圳、钦州等沿海港口,持续提升襄阳—欧洲、襄阳—宁波等国际物流大通道质效,巩固“一江四线”外向物流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切实发挥铁路、水路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势,引导“公转铁”“公转水”,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铁水联运、滚装运输、陆空联运、江海联运,开辟固定线路,推行“车船直取”无缝衔接的新型运输组织模式。培育具备跨方式组织资源、提供全链条服务、承担全程责任的多式联运经营人,引导发展“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次保险、一次结算、一单到底”的服务模式。整合物流资源,打造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争取开行襄阳经焦柳铁路至北部湾的货运班列,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推动货物运输服务“一单制”发展。
完善城乡配送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城市配送网点布局,完善配送车辆停靠装卸设施,推进绿色配送示范区建设,优化配送通行条件。积极发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分时配送等组织模式,提升运输组织效率。统筹农村地区寄递物流资源,推动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物流平台采取多种方式合作共用末端配送网络,加快推广农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逐渐完备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发展农村货运班线,满足农产品进城和生产生活资料下乡双向流通需求。
培育龙头物流公司。引导浙江传化、浩吉铁路、省港口集团、盐田港、中通等市场主体发挥龙头作用,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公司。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再引进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公司,实现规模化、网络化、国际化、品牌化运作。鼓励本地物流公司与国内外物流公司开展战略合作,鼓励中小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支持传统货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企业转型。加强“襄十随神”城市群内物流企业沟通协作,引导建立区域内物流企业联盟,提升城市群物流协同发展水平。
不断提高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的舒适性,加快推动公路货车车型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冷链、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加快发展规范实用型城市配送车辆。在保障农村旅客乘车需求和出行安全的前提下,推广应用客货兼顾、经济适用的农村客运车型。引导客运船舶向旅游化、舒适化方向发展。推广应用集装箱、箱式半挂车、交换箱体、托盘等物流标准单元。
推动枢纽与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完善枢纽内部及周边产业功能,引导优化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集聚,打造“圈层拓展+站城融合”的枢纽经济发展新模式。围绕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促进商贸金融、旅游餐饮、购物娱乐等关联消费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城市经济综合体。围绕货运枢纽建设,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服务支撑临空、临港、临铁产业,引导物流节点拓展综合服务功能,发展物流枢纽经济。
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对接旅游一体化发展需求,引导建立“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客运企业联盟,优化、简化城市群内旅游包车审批手续,积极开通城市群旅游专线。发展运游一体化,鼓励企业组织特色旅游客运,进一步丰富旅游包车、娱乐等延伸服务。依托国省干线,打造沿汉江旅游公路。完善旅游公路停车、观景、游憩等服务设施,推动自驾车房车营地发展。积极打造水上旅游客运精品线路,适时推动低空飞行旅游发展。
推动交通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推进邮政快递“上车、上船、上飞机”,发展高铁快递、航空快递,推动邮件快件多式联运。推进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融合发展,鼓励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实现客运车辆代送邮件快件。在保证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共享,强化邮政网络节点重要作用。加快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通过驻村设点、企业合作等方式,提升快递服务水平。
加快建设交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全面对接“一网统管”城市运行平台和省智慧交通“四通工程”,重点建设政务服务—交通信用—交通执法信息系统、公路—港航—物流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和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配套建设一批智能感知终端设备设施,搭建全市交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交通系统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为公众、企业、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信息服务。
积极推进公众出行智能化。大力践行“出行即服务(MaaS)”理念,加强运输方式运行、换乘及停车场车位等信息的整合,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依托襄阳市公交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城市公交信息服务云平台,形成涵盖人—车—站—线的智慧公交出行网络。加强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站点班次“一键可查”、车辆位置“一键可知”、预约服务“一键可约”,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的乘车服务。
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积极发展数字物流,推进人、货、车(船、飞机)、场等物流要素全面数字化转型,鼓励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应用物联网、车联网技术,鼓励物流公司为货运车辆加装智能设备。积极推广网络货运平台,提升车货匹配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建设综合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打造集企业、货物、运力、政策发布等信息数据于一体的智慧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积极开展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试点建设一批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园区、智慧公交。实施国家公路网智能运行监测网络工程。推动交通感知网络与交通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部署关键部位主动预警设施,提升多维监测、精准管控、协同服务能力。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利用过江通道、运输枢纽等资源,推动铁路、公路等线性基础设施的线位统筹和断面空间整合,合理有序开发港口岸线资源,促进区域航道、锚地和引航等资源共享共用。加强交通项目用地选址论证,尽量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等空间管控边界,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结合汉江、唐白河(唐河)等航运开发,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引导企业在交通建设中利用再生资源。大力推进邮件快件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统筹协调公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公路频繁开挖。
强化节能减排。积极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船推广应用,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城市公交、出租车、城市配送、邮政快递等公共用车全部使用新能源车(不宜配备新能源车等特殊情况除外),加快推进现有车辆电动化进程。严格落实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加快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禁止不满足国家机动车油耗和排放标准限值的新车型进入道路运输市场。支持公路服务区、站场等区域充电设施建设。推进码头岸电设施和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大力推动汉江船型标准化。实施绿色出行行动,在中心城区开展交通近零碳示范行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坚持生态优先,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推进生态选线选址,强化生态环保设计,避让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国土空间。积极推进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等示范工程建设,构建交通绿色生态廊道。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提升港口污染治理水平,加强港口节能环保设备、工艺应用。加强交通生产水污染、大气污染处理技术应用,加强铁路、公路沿线噪声隔离措施,妥善处理机场噪声影响。持续推进道路扬尘治理、汉江城区段清漂工作,加强建设项目扬尘治理。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抢抓综合机构改革试点机遇,进一步优化综合交通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建立“三位一体”、协调高效的运转体系。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积极推动“自助办”、开展“帮代办”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风险可控的资金保障和运行管理机制。
深化法治交通建设。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深入开展行业普法,建设模范法治部门。推行执法队伍职业化、执法站所标准化、执法管理规范化、执法工作信息化,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和规范化水平。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和机制,全面落实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探索创新交通运输领域市场主体准入环节信用监管,不断强化市场主体履约环节信用监管,加快构建市场主体信用激励约束制度。
加快完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全面消除公路现有危桥安全隐患。强化地质灾害治理、交通安全黑点整治,提升交通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加强重大桥梁、隧道等重要基础设施运行监测检测,提高养护和治理水平,增强设施耐久性和可靠性。加快重要节点多通道、多方式、多路径交通网络建设,提升网络韧性和安全性。继续夯实“两客一危”重点车辆动态视频监控、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项目成果,加强水运本质安全保障建设。加快建设公路应急保障中心和主城区水上搜救中心。
不断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督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明确部门监管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建立安全生产权责清单。实施综合交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化长途客运、农村客运、危险货物运输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实施全过程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清单化精准管控,建立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加大安全生产巡查督查力度,及时督促整改问题。推动道路运输安全跨部门协同监管,加强交通运输、公安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加强邮政寄递安全的监督管理。
稳步建设行业应急保障体系。在重大灾害、疫情、安全等突发事件管理中,加强与公安、应急管理、气象、自然资源、卫生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联动机制。加快健全应急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适应的交通保畅和管控机制。依托通用机场,发挥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应急救援专业装备、设施、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强化应急救援社会协同能力,完善征用补偿机制。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在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推进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为规划实施提供政治保障。建立健全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协调机制,统筹研究解决规划实施和“襄十随神”城市通一体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市、区)政府要落实相关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属地责任。
(二)加强规划执行完善市县两级联动推进机制,健全规划实施事中事后监管、动态评估调整、“规划—计划—项目”闭环管理机制,加强常态化监督考核。加强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国家和湖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衔接,紧密对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加强与部省相关单位的汇报与衔接,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位规划,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快速推进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
强化用地保障,用好国家土地政策,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重大平台,统筹解决占补平衡等用地指标,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部省奖补资金、政府债券资金,大力争取地方财政性资金投入和金融政策支持,有效盘活优质资产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探索重点项目捆绑土地、矿产、旅游等资源综合开发,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发展“交通+物流”“交通+旅游”“互联网+交通”等新兴业态。强化生态保障,做好与“三线一单”的衔接,注重集约发展。强化法规、政策保障,做好政策储备,继续落实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完善交通专业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体制机制。创新与国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发达城市合作模式,改善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的基础条件和软硬件环境,加强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专业相关知识等系统培训。加强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努力打造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高效廉洁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铁军。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强化管理、制度、服务、技术等全方位创新。在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安全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大先进的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有效提升全市交通运输科学技术水平。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强化交通运输企业的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项目、人才和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