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广西海洋局联合发布了《2024年广西向海经济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确定了132个急需紧缺岗位,涉及19个具体产业,其中专业方面技术类人才需求最为迫切。这些岗位大多分布在在海洋新兴起的产业、海洋传统产业、绿色临港产业、海洋公共管理服务产业及海洋科研教育产业五大领域。专业方面技术类岗位占比最高,达到75.76%,其次是管理类岗位。急需紧缺岗位所需人才本科学历占比最大,为37.88%。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不仅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增长,还促进了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等新兴起的产业的发展。广西计划到2025年,向海经济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占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的25%。
近日,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海洋局发布《2024年广西向海经济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确定了132个急需紧缺岗位,其中涉及19个具体产业,专业方面技术类人才需求最为迫切,急需紧缺岗位所需人才本科学历占比最大。
《目录》收录岗位集中在海洋新兴起的产业、海洋传统产业、绿色临港产业、海洋公共管理服务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产业5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域,共涉及19个具体产业。
《目录》全文在广西人才网、八桂英才网上同步正式对外发布。编制《目录》有利于全面掌握向海经济5大重点产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切实提高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岗位类别上,在132个急需紧缺岗位中,专业方面技术类岗位占比高达75.76%;其次为管理类岗位,占比为13.64%;高技能类岗位占比为8.33%;市场营销类岗位占比最低,为2.27%。
在急需紧缺岗位占比中,5大重点产业领域排名前三的为绿色临港产业、海洋传统产业、海洋新兴起的产业。
海洋新兴起的产业人才需求分布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电力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4个产业。
海洋传统产业人才需求主要分布在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7个产业。
绿色临港产业人才需求分布在高端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轻工食品、高端造纸5个产业。
不同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有不同的特点,如急需紧缺岗位数排名前三的产业中,海洋新兴产业对专业方面技术人才需求占比最大,达到90.48%,大多分布在在工程师、研究员、设计师等岗位;海洋传统产业对管理类人才需求占比高于整体水平,达到30.77%,如海洋工程技术总工程师、海岸事业部总监、港口航道项目经理等。
在学历分布上,急需紧缺岗位所需人才本科学历占比最大,为37.88%;其次为大学专科学历,占比为25.00%;硕士研究生学历占19.70%,博士研究生占17.42%。
其中,管理类、专业方面技术类岗位对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需求占比达到75.00%;高技能类和市场营销类岗位主要需求大专学历。
在相关工作经验需求上,69.70%的急需紧缺岗位需要人才具有相关的工作经验;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需求最大,达到31.82%,说明企业急需很成熟的人才,人才应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来增强就业竞争力。
在专业分布上,急需紧缺岗位所需人才大多分布在在以下十个专业,分别为:机械类、海洋科学类、电气信息类、海洋工程类、能源动力类、材料类、交通运输类、电子信息科学类、轻工纺织食品类、水利类。
广西约有4万平方公里毗邻海域、16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是海上丝路重要枢纽。发展向海经济,实现向海图强,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广西探索打造陆海统筹、内外联通、双向开放的向海经济,其内涵和外延比海洋经济更为广阔,合作区域也由北部湾拓展至世界各地。
向海,使得广西一批向海经济主导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和“蓝色粮仓”建设不断提速;2024年前三季度,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中集装箱部分同比增长14.25%;同样激发了文旅和新兴起的产业的发展活力,不断培育壮大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
2022年、2023年,广西向海经济生产总值、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均高于全区GDP增速。按照《广西全力发展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力争到2025年,广西向海经济生产总值达7000亿元,占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5%的比重。
广西一婚礼跟拍摄影师不经意间为酒席上小女孩拍下照片,网友:职业生涯可以结束了
女子月薪4600元每日花费近百元跨市上班,本人回应:不会开直播带货,公司氛围好才这么坚持
直播:桂林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诚信宣传主题活动网民面对面活动
荔水悠悠映巾帼倩影 三八熠熠展农商芳华 荔浦农商银行工会开展“三八”国际妇女节主题活动
版权归桂林日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邮箱: 客服邮箱:
桂林生活网客服电线 传线 地址:桂林市秀峰区榕湖北路1号桂林日报社采编大楼3楼